全体教育工作者、广大家长、社会各界朋友、青少年朋友们:
足球,是全球热爱的体育运动,更是培育青少年意志品质、团队精神与健康体魄的重要载体。青少年足球的高质量发展,不仅关乎亿万青少年的成长未来,更承载着中国足球振兴的时代期盼。当前,《“健康中国 2030” 规划纲要》明确提出 “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,培育青少年体育爱好”,2024 年《中国青少年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意见》更聚焦 “构建体教融合、家校社协同的青少年足球发展体系”—— 在此背景下,我们向全社会发出倡议,携手为青少年足球高质量发展注入力量:
一、致学校:做青少年足球发展的“主阵地”
1、筑牢课程根基:将足球教育纳入基础教育体育课程体系,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每周不少于1 节足球课,高中阶段开设足球选修课程,把足球技能、规则意识、体育精神融入日常教学,让每个学生都能接触足球、了解足球。
2、建强培育体系:按标准建设校园足球场地,组建班级、校级足球队,建立“小学 - 初中 - 高中” 学段衔接的训练机制;联合专业青训机构引入持证教练,定期开展校际联赛、足球文化节,为有潜力的青少年搭建 “学业 + 足球” 双发展通道。
3、深化体教融合:主动对接本地体育部门、社会俱乐部、职业俱乐部,共享训练资源与教练团队;将足球特长生升学政策落到实处,破除“重学业、轻体育” 的评价误区,让热爱足球的青少年既能追逐梦想,也能兼顾学业成长。

二、致家庭:做青少年足球热情的“守护者”
1、转变教育观念:放下“足球影响学习” 的偏见,认识足球对孩子抗压能力、协作能力的培育价值,鼓励孩子利用课后、周末参与足球运动,支持孩子加入校园足球队或社区足球社团,让足球成为孩子成长的 “伙伴”。
2、参与亲子互动:主动陪伴孩子参与足球活动,如亲子足球赛、家庭足球游戏,在运动中增进亲子关系;关注孩子运动安全,学习基础运动防护知识,为孩子配备合格的运动装备,确保孩子在安全环境中享受足球乐趣。
3、传递正向价值观:引导孩子正确看待比赛输赢,培养“尊重对手、尊重规则、永不放弃” 的体育精神;不盲目追求 “功利化” 成绩,注重孩子在足球运动中收获的毅力、勇气与团队意识,让足球真正成为育人的载体。

三、致社会:做青少年足球生态的“共建者”
1、贡献资源力量:鼓励企业、社会组织投资建设公益性青少年足球场地,支持社区开设“周末足球公益课堂”,为偏远地区学校捐赠足球装备与教练资源,缩小区域间青少年足球发展差距。
2、培育专业力量:职业足球俱乐部、青训机构应开放训练基地,面向青少年开展免费体验课、公益训练营;组建“足球志愿者服务队”,组织退役运动员、持证教练走进校园、社区,提供专业指导,解决 “教练短缺” 难题。
3、营造良好氛围:媒体加大对青少年足球赛事、优秀足球少年故事的宣传,减少“唯成绩论” 报道,传递 “快乐足球、健康成长” 的理念;杜绝校园足球 “形式化”“功利化” 乱象,共同维护公平、纯粹的青少年足球发展环境。

四、致政府部门:做青少年足球保障的“领航者”
1、强化政策落地:细化青少年足球场地建设补贴、教练培养扶持、赛事体系搭建等配套政策,将青少年足球发展纳入地方教育、体育事业考核指标,确保各项政策不“悬空”、真落地。
2、完善安全保障:建立青少年足球运动安全保险制度,制定运动损伤应急处理规范;设立或引入校园足球活动基金,为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提供“安全兜底”;畅通足球后备人才选拔通道,建立 “专业培养 + 学业保障” 的双轨机制,解除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后顾之忧。
3、搭建交流平台:定期举办区域性、全国性青少年足球邀请赛,引入国际青少年足球交流项目,让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走出国门、对标国际,在交流中提升竞技水平、开阔视野。

五、致青少年:做足球梦想的“追光者”
以热爱为起点,主动参与足球运动,在奔跑中释放活力,在协作中学会成长;以坚持为底色,不怕训练的艰辛、不惧比赛的挑战,把足球运动中的毅力与勇气融入学习、生活;以传承为使命,了解足球文化,传递体育精神,带动身边更多伙伴爱上足球,让青春在绿茵场上绽放光芒。
青少年足球的高质量发展,不是一人一事之功,而是家校社协同、政企民联动的系统工程。让我们从现在出发,以行动代替观望,以责任浇灌希望,为青少年搭建“敢踢球、爱踢球、能踢球” 的良好环境,让更多青少年在足球运动中收获健康、成长与梦想,共同为中国青少年足球的未来、为体育强国的建设书写新篇章!
倡议单位:北京奥林匹克文化促进会
中国校园健康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
日期:2025年10月13日

免责声明:我会尊重原创作者版权,除我会原创和无法确认作者外,我们将在文章末尾标注作者和来源。文章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,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与我们联系删除,非常感谢。
